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消防科学与技术期刊文章发表(消防科学与技术(12)

来源:消防科学与技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1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3.儿童游乐场、游艺场场所内设置的使用蓄电池驱动的游戏机、骑行(乘坐)玩具等娱乐设施,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等电气线路情况,防止短路、充电等故障

3.儿童游乐场、游艺场场所内设置的使用蓄电池驱动的游戏机、骑行(乘坐)玩具等娱乐设施,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等电气线路情况,防止短路、充电等故障情况直接引燃外部包裹或装饰的可燃材料。

4.设置的培训、早教等机构,房间禁止采用泡沫、海绵等易燃材料装饰,做好电气线路定期检测。

5.冷库、冷藏室内禁止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装饰材料,电气线路不应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,做好电气线路定期检测。

6.节庆、店庆等活动期间的禁止在临时装饰物(氢气球、易燃挂件、仿真圣诞树等)敷设电气线路,周边设置高温电器设备。

7.严禁外卖骑手在店铺内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;商场内大量安装广告LED屏、霓虹灯和灯箱等,应定期做好电气线路检测;禁止在橱窗和柜台内安装大量的照明灯具,私拉乱接电气线路、违规使用插线板、超负荷用电等。

8.建筑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,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、违规充电。

9.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,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、检测。

二、“多合一”场所

“多合一”场所应符合《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》(GA703-2007),且应符合以下规定:

1.“多合一”场所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.5h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,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;当难以完全分隔时,不应设置人员住宿。

2.“多合一”场所使用的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顶平台。

3.“多合一”场所应配备轻便消防水龙。

4.“多合一”场所业主、主管单位、物业管理单位或受委托的单位应在承包、租赁、委托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,使用方应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。

三、劳动密集型企业

1.厂房、库房焊割作业时周边易燃应及时清理,焊割设备定期检测,避免故障、焊割易燃易爆设备或装置等行为。

2.机械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、避免供油系统故障导致摩擦发热;厂房内烘烤设备应严密封堵,严禁烘烤物距火源近、超过额度温度运行等行为;厂房冷却系统、压力系统应定期检测,避免新出高温产品直接接触易燃可燃材料。

3.人、车、物进入存有甲、乙类易燃易爆厂房、库房时应做防静电、车辆尾气未做防护处理,避免因静电产生火花、车辆尾气火种或高温烟气引发火灾爆炸。

4.厂房、库房内生产原料、货物应按照其化学性质、特点分类储存,避免在日晒、高温、遇潮等情况下发生自燃、氧化放热等情况,或者相互反应引发火灾。

5.专用冷库内禁止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装饰材料,电气线路禁止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,应定期做好电气线路检测。

6.厂房、库房内电瓶铲车、装卸车应在室外设置集中停放和充电。

7.库房内堆放物品与照明灯具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。

四、公共娱乐场所

1.灯光、音响等用电设备较多,功率较大,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;灯具与幕布、背景等可燃材料应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靠近和接触极易引发火灾。

2.场所内包间、走道、墙壁、座椅禁止采用泡沫、海绵等易燃可燃材料装饰。

3.严禁客人举办庆祝活动点蜡烛、采用特殊灯光,避免易引燃周边;节庆、店庆等活动期间的临时装饰物(氢气球、易燃挂件、圣诞树等)禁止布置在电气线路、高温电器设备等处。

4.娱乐设施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,避免长时间通电运行,临时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等行为。

5.空气清新剂、杀虫剂等应安全储存,禁止存在高温、高压环境下。

6.物品库房内禁止超量存放高度酒、易燃品,避免因管理不当、电气故障或贴近灯具高温部位易引发火灾。

7.场所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,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、违规充电。

8.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,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、检测。

五、群租房

1.群租房所在建筑应配备消防安全楼长,楼长应由物业服务企业人员或出租人担任。建筑或套间内同时设置10个以上出租床位的,应按每10人的标准,在居住人员中确定1名热心公益,经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定点看护。楼长及管理人员应组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。

2.群租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、二级,且不应设置在地上10层或者10层以上(用于出租的商品房除外)。

3.群租房应从严控制居住人数,每个住人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(不包括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),且每个居室实际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(有法定赡养、抚养、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)。

文章来源:《消防科学与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fkxyjsgw.cn/zonghexinwen/2022/1213/880.html



上一篇:消防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期刊(消防 期刊
下一篇:为什么有的领导特别反感职工考证考研考职称(

消防科学与技术投稿 | 消防科学与技术编辑部| 消防科学与技术版面费 | 消防科学与技术论文发表 | 消防科学与技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消防科学与技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